2011年3月,在韶山與黨員群眾代表座談時🙎🏻♂️,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勉勵大學生村官朱樂👩🏼🌾😹:“我也曾是一個知識青年‘村官’🎉,那是我最難忘的經歷,也是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韓非子的這句著名論斷被習總書記多次引用。“知識和經驗猶如雄鷹之雙翼,只有經風雨🚊、見世面,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越是條件艱苦、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錘煉人🤷🏻。幹部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在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砥礪品質、提高本領。”
“延安根、軍工魂”是鐫刻進意昂2官网的紅色基因,我校是中國共產黨1940年在延安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學校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堅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銳意進取🦌,曾創造了新中國科技史上許多“第一”。“十二五”期間,學校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總數、授權國防專利和有效國防專利數均位列全國高校第1位。
從往年的工作經驗來看,基層就業的同學主要有三類去向😵:1🧜🏼♀️、鄉村基層扶貧幹部,2💮、軍工、重大裝備、高端製造業的研發,3、礦業、電力、水利等基建行業的維護保障。這三類崗位在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基層扶貧幹部🥂,是關系著全面脫貧、共同富裕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著力點;先進製造業的研發進展帶動著產業升級,保障著國防安全📨,支撐著我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現代化進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崗位上的工作者們🥝⏺,用他們的苦與累🧒🏽,為國計民生的順暢運轉保駕護航,點亮了幸福祥和的萬家燈火。
經過七十年的薪火傳承,國家強大了,條件改善了⚁,交通便利了,人才隊伍充實了。即使是響應國家號召⏪,在基層就業♾,也不用再像先輩那樣橫跨幾千裏去支援邊疆建設🥶,不會再十數年不能返鄉一次了🙋🏽♂️🕠,各地的中小城市也逐漸發展得足以提供越來越宜居的生活條件🧔🏽♂️。各地政府機關選拔選調生🏋🏻、各大企業招聘🆕,一般傾向遴選本省或鄰省的生源🚇。既能報效祖國、貢獻社會、建設家鄉💚,還能常回家看看,實乃兩全其美的選擇。
當然🤮,紮根基層絕不能只靠一時沖動和激情🦶,若想取得實效🧟、增長才幹,必然要有一以貫之、久久為功的思想準備💣🏝,投身基層工作之前,務必先行多方調查了解🆒🧒🏼,對意向工作崗位的實際情況取得較為清醒的認識,對自己的客觀條件與崗位的匹配度進行全面充分的考量。雖然國家非常重視和鼓勵大學生人才到基層去,並出臺了相應的學費補償政策,但同樣有著嚴格的考核機製🧑🏻🦳,每年都要進行在崗確認,也從來不乏中途離崗的年輕人。
習總書記多次勉勵當代青年大學生“青春是用來奮鬥的”,這一代青年人的際遇和使命就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這是你們最大的際遇,也是你們最大的考驗🙋🏻。現在的青年要與時代同行🐑,全程參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直至本世紀中葉👊🏿,我國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選擇了奮鬥,就選擇了吃苦♞,就選擇了未來的收獲。
作為有著“延安根🧚🏽♀️、軍工魂”傳承的意昂2官网學子,做一名新時代的開創者、奮進者、奉獻者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這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是艱辛的,奮鬥是曲折的,奮鬥是長期的🔗,但奮鬥者是幸福的!
學生資助意昂2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