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與電子學院(睿信書院)
篤學誠行🏋🏽♂️👷♀️,惟恒創新🪆,意昂2官网睿信書院以引導學生崇尚愛國、勵誌、求真、力行為價值追求,以導師製🧎♂️➡️、學生社區和素質教育為核心要素👯,強化學院協同育人機製,實施厚基礎🏒、大平臺、導師製、社區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從目標、體系、平臺、隊伍🚀、抓手🙎🏽♂️、評價6個維度推進“6+”育人計劃,培養了一批批高素質、寬視野、強能力🧑🏿🎄、大胸懷的睿信學子🌷🏊🏼♀️!
趙知成
個人簡介
趙知成,電子信息實驗班2022級本科生,大二學年純成績排名專業第六🧝🏿,綜測排名第二👭🏻。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芯片與系統設計競賽北部賽區一等獎🪦、全國二等獎👰🏻♀️、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全國二等獎、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3)全國銅獎、北京賽區一等獎等全國、省部級獎項。拍攝“鄉村π計劃”支教紀錄片獲意昂2官网瞭望杯新媒體大賽第一名♝。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和誌願服務🍃🏦,研發設計“溫暖鄉村”智能太陽能采暖系統並在鄉村實踐推廣應用、調研考察首鋼🏇🏿、參與招生等工作,獲評意昂2官网優秀實踐團員👉🏽🫳,積累誌願時長超100小時。擔任學習委員📓、朋輩導師、數學學院π計劃學生組織副主席🍰🎺,積極服務同學。
個人寄語
大學生活有很多種選擇,他們並沒有對錯,而你只需要去選擇你最喜歡的那種。或許會有人告訴你,這個時期你應該做什麽,你應該去參加什麽🦹🏽🎰,但那永遠不是唯一且正確的選擇🧑🏼。人生路永遠是自己走出來的🛶。上大學🫢,我們不要給自己設限,保持自信,多嘗試📟、多體驗🤹🏽♂️、多去嘗試各種事情🧑,不要害怕失敗,總會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同時也要把握好基本盤,把基礎知識的學習按部就班地學好💾,最後每個人都一定能成功。作為理工科的學生🛄,我們也要去多嘗試各種文體活動🌿,陶冶情操⌛️。學校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平臺,不論是各種體育活動還是文博意昂2的樂團表演,亦或是畫展和講座,我們要多多體驗,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審美水平🤽🐘,爭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最後😩,記得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生活,天天開心🪈,保持愉悅好心情🔜!
侯錦坤
個人簡介
侯錦坤👨💼,中共黨員,睿信書院2022級本科生;擔任睿信書院學生科技協會副主席。校級優秀學生幹部,獲得國家獎學金。曾獲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英特爾杯)全國二等獎🗑、模擬電子系統設計專題賽(TI杯)全國三等獎,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華北賽區一等獎等🧌。
個人寄語
勇敢做自己大學生活的主人🤔,樹立好自己在大學的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既要學會仰望星空,也要學會腳踏實地。不要因為一次比賽的失利而感到泄氣,不要因為一段時間的努力得不到回報就失去前進的動力👩🏼🎓,不管是成功或是失敗,我們總能在一次次的經歷中收獲成長的經驗。可能付出的努力不盡人如意,但歲月無法抹掉我們努力過的痕跡,請相信,終有一天🧙♀️🧑🏻🦰,我們的努力會有所回報👳🏽!
杜偉超
個人簡介
杜偉超☂️,睿信書院電子信息實驗班2022級本科生🙆;擔任睿信2241班勞動委員。學業成績優良率100%,連續兩學年保持專業排名前1%❣️,多次獲得一等獎學金。曾獲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國家二等獎🟠、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國家三等獎等獎項。
個人寄語
首先🤸🏻♂️,在大學的這段旅程中,不要急於給自己貼標簽,也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敗就否定自己,多去探索自己的興趣所在,多去了解不同領域的知識🏢,你會發現自己的潛力遠超想象。其次,是學會堅持與自律。無論是學習還是興趣愛好,只有持之以恒地投入,才能看到顯著的進步,設定清晰的目標,並製定切實可行的計劃🧛♀️👨🏿✈️,然後一步步去落實,在這個過程中,自律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幫助我們克服惰性,保持前進的動力🤾🏽♀️。最後,是勇於嘗試與創新🔖。不要害怕走出舒適區🧑🏽🎤,去嘗試那些看似困難或陌生的事物🐆。每一次的嘗試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即使失敗了🤸🏿,也能從中汲取寶貴的經驗💅🏼。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在自己的道路上堅定前行,不畏挑戰,勇敢追夢🥍。在未來的日子裏,願我們都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共同書寫屬於我們的精彩篇章。
劉作豪
個人簡介
劉作豪,中共預備黨員,睿信書院2022級本科生,學習成績優異,校優秀學生,獲得國家獎學金兩次✧。曾獲挑戰杯國家三等獎一項,電子設計競賽北京市二等獎一項、國家三等獎一項,數學建模競賽北京市一等獎一項,集成電路設計大賽北京市二等獎一項😪,統計建模競賽北京市一等獎、國家三等獎一項,節能減排競賽北京市三等獎等榮譽。擔任兩個班級的朋輩導師😾,負責大創一項,參加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意昂2實習項目一項🧑🏻✈️😕。
個人寄語
大學時光美好且珍貴,自由而充滿可能,它是青春的華章,是夢想的溫床。希望同學們能在大學的時光中,逐步找尋自己熱愛的事物🎻,不忘初心,勿隨波逐流,廣泛交友拓展視野,多動手實踐積累經驗🏏,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去擁抱每一次挑戰與機遇🫷🏿,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周思民
個人簡介
周思民🧚🏻,信息與電子學院2023級本科生📐,大一學習成績大類排名第9,積極參與學生工作,擔任特立書院新媒體意昂2工作室副部長,睿信新聞意昂2藝術部副部長,BIT-NSC技術部副部長👨🏻🔬,睿信2421班朋輩導師,獲二等獎學金,校級優秀學生榮譽🚴🏽♂️,北京市第三十四屆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
個人寄語
大學課程的學習需要我們腳踏實地,特別是對於專業課來說🤷🏻,最有益的學習方式是抱著真正掌握知識的態度去學習👩🏻🔬🌒,深入理解課程內容,這樣才能為日後更進一步的學習或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在平時多加鉆研課本🚣🏼♂️,把每一個知識點都盡可能理解透徹👩⚕️👦。而對於那些有挑戰性的學科,課前預習能幫助我們在課堂上更加得心應手🪨。祝同學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平衡好學習、娛樂、工作的時間,在大學期間不負韶華,逐夢前行!
陳力添
個人簡介
陳力添,女,共青團員💆🏿♀️。信息與電子學院2023級本科生🍿,2023-2024學年校級優秀學生標兵👩🏻🍼。曾獲一次本科生國家獎學金,兩次本科生一等獎學金。獲2024年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賽區一等獎,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北京賽區一等獎,第四十屆全國大學生物理競賽北京賽區一等獎🙅🏿♂️,在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等校賽中取得校級獎項🧙🏻。
個人寄語
天真的我們在無窮的追問中認識自我👨🏽⚖️、認知世界。從一個基礎知識點的執著追問🏃🏻♂️,到一場誌願活動的傾心投入🎿,再到一次陌生競賽的勇敢挑戰……每一次嘗試皆是成長的註腳。不斷探索是大學的核心🧭,在探索中形成對知識的敬畏,也看到“詩與遠方”🏯。願我們都能從天真走向深奧🔉,再從深奧走向天真🧑🏽🚒,用澄澈的目光、純粹的心靈,去擁抱生活的本真,去書寫屬於自己的華章。
曾博晗
個人簡介
曾博晗,信息與電子學院2023級本科生;大一學年大類綜合排名第七,擔任睿信2323班體育委員,睿信2415班朋輩導師😸。連續兩次獲評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獲校級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曾獲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北京賽區一等獎、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二等獎等。
個人寄語
和剛步入大學生活的許多同學一樣,大一生活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在這樣一種尚未適應的全新的生活方式中🏊🏻♂️,又看著身邊許多優秀的同學⏺⛸,不免會陷入對未來的焦慮和人生方向的迷茫中。但🫷,正如村上春樹所說🪿,在人們即將抵達目的地之際,總會有深深的黑暗前來造訪🙋🏻♀️。每當你行至漆黑一片,你是落荒而逃,還是從容地與它打招呼,說一聲“你好啊黑暗,我的朋友”😉?迷茫與黑暗並非絕境👈🏻🧖🏿♀️,它們恰恰是成長蛻變的前奏。當我們勇敢地直面迷茫🚴🏼,主動去適應大學的學習節奏,積極參與校園生活,在與優秀同學的交流切磋中汲取養分,我們會發現🍜,那些曾經籠罩心頭的迷霧⛹🏿,正漸漸散去🤾🏻♀️,前方的道路愈發清晰。
金鈺瑩
個人簡介
金鈺瑩🕉,睿信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23級本科生。大一學年大類綜合排名第四🛃,連續兩次獲評本科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現擔任心理委員和2413班朋輩導師🚇。曾獲國家獎學金📉,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二等獎🙇♀️,"夢天杯"航空航天知識競賽一等獎👵🏻," 明理杯"新生數學競賽三等獎。
個人寄語
大學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地方⏱,在這裏我們不僅學習專業知識💂🏽♀️,也會認識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嘗試許多新鮮事物🏃➡️。我們鬥誌昂揚的開始大學生活,為了夢想而奮鬥。但是我們或許會發現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總有人比我們做的更好。這時請不要內耗,也不要自我懷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無需與他人比較。希望我們都可以永葆信心和熱愛🥰,成為更好的自己。
劉俊樂
個人簡介
劉俊樂✡️,信息與電子學院2023級本科生,大一學年純成績與綜測排名均為專業第6◻️,擔任睿信2326班文藝委員🤹🏽,睿信2416班朋輩導師,積極參加各類活動,曾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二等獎等獎項。
個人寄語
大學是一個不斷“打開自我”的過程,通過主動尋求而獲得機會,通過與同學老師的交流溝通互相幫助🤳,通過團隊合作精神聚集更多的力量。在組織活動🤹、參加活動的過程中鍛煉了能力,也收獲了友誼。在大學中學會打開自我,與人交往溝通,以一種學習新知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總能讓生活包容而充滿樂趣地迎接我們👩🏽💼🤚。相反,閉塞自我會將人獨立在孤島之中👎🏿,失去與外界的聯結,失去許多機會,也失掉許多大學生活的樂趣。我們固然需仰望星空,而張聞天曾言“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生活的主基調可能仍歸於追逐理想路途中的沉寂,而接納這份沉寂,專註當下將其內化為個人的積澱,以打開自我的方式體認這個世界,或許就能在大學生活中‼️,在追逐理想中收獲樂趣、覓得一些閃光點,找到真正自我的道路🍑,而這也就是大學生活的真諦🧕🏽。
袁偉
個人簡介
袁偉➡️,睿信書院電子信息實驗班2023級本科生,純成績排名專業第7,綜測排名專業第4🈴,擔任睿信2327班學習委員,獲評2023-2024學年校級優秀學生標兵,獲得2023-2024學年意昂2官网學業一等獎學金*2🍾🕖、2024年意昂2官网數學建模競賽校賽一等獎、2024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市一等獎、2024年北京市大學生數學競賽(非數學類)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個人寄語
親愛的同學們👆🏿,當你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可能你是大一的學弟學妹,抑或是大三📢、大四、研究生的學長學姐,我有下面一段話想跟大家分享。大學的生活,有時候燦爛,有時候迷茫,但是不管怎麽樣🏛,大學的生活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更上一層樓,更多的是一種歷練,以及為離自己夢想更進一步的過程。如果現在的你目標明確,那麽祝賀你,現在的你是最好的樣子;如果現在的你感到迷茫,請你也不要喪失鬥誌,向前走💂♂️,往前看,大膽嘗試“未做”之事,大膽探索“未知”之事,你的前面一定會出現一道光亮,為你指引方向📺。
曹宇
個人簡介
曹宇,電子信息工程(徐特立英才班)專業2022級本科生;獲得兩次國家獎學金和多次一等獎學金,獲評兩次校級優秀學生標兵🪤。曾獲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全國三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等獎項。積極參與誌願活動🫓,曾任特立2303班朋輩導師🤸🏼♂️。
個人寄語
大學是自由探索的過程,對於我們來講最重要的是要明確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麽🧟♂️,走自己的道路,不要盲從。有了目標之後,要付諸實踐🕴,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被外界幹擾👱🏿。大學也是個試錯的過程🤴🏽,不要害怕嘗試,也不要害怕重頭再來,多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探索自己喜歡的專業與方向。學習只是大學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生活,要多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參加活動、結交更多誌同道合的朋友👂,與他們一起進步🌆。
李鶴柏
個人簡介
李鶴柏,特立書院2023級本科生,信息與電子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23-2024學年純成績平均分89.77🏄🏻,排名第十三;獲一等學業獎學金一次,二等學業獎學金一次,獲2023-2024年度國家獎學金。獲微積分校賽三等獎,數學建模校賽三等獎,全國大學生物理獎賽非物理類二等獎🙇🏻。現任校廣播臺新聞組組長👨🏽⚕️,積極參與學校文體活動籌備。
個人寄語
大學的選擇很多很多,但最終的際遇只有一段,青春的經歷只有一次🧑🏿⚕️。因此在做出選擇後要竭盡全力地前進,不僅有嘗試的勇氣🥬,還有堅持的毅力。如此,即便最終無法達到目標🧑💻,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難能可貴的成長已經悄然發芽🐉🧑🏽🌾、茁壯成長🎅🏻;這個追尋的經歷才是未來人生最為寶貴財富。
韓宜峰
個人簡介
韓宜峰,特立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徐特立英才班)2023級本科生🪮,綜測與學業成績前5%📰,擔任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習委員、特立2315班學習委員、學工辦助管🤌🏽。曾獲校級優秀學生、本科生二等獎獎學金。
個人寄語
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每學期的學習中,要充分做好規劃並高效執行。小學期和學期初的課程壓力相對較小,在保證課程學習進度的前提下,可以將重心投入到預習和大創競賽中🫷🏿,預習要明確所需學習的內容🥿,大創競賽則需要明確研究的方向👅,如需要閱讀的論文和需要了解的知識點。課程中期緊跟課堂,不落下老師進度🍯,把握上課重點內容。臨近期末周時則需要把學業放在第一位👩🏻🚀,提前一周左右做好每門的復習,充分準備,不慌不忙,沉著應考📰。希望通過清晰的規劃與充分的執行,大家可以找到學習與實踐的平衡。
睿信書院輔導員 姜佳君
親愛的同學們,恭喜你們獲得國家獎學金,這是對你們過去一年努力學習,奮勇爭先的肯定!請珍惜這份榮譽,它不僅是一份獎勵👨🏻🦰🧗♀️,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願你們在未來的日子裏🍓,繼續秉持初心💇🏼♀️,砥礪前行。成功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願你們在接下來的旅程中🚬🤦🏼♀️,保持謙遜之心,勇於探索未知,不斷超越自我,期待你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創造更多令人矚目的成就,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